「世界文物出版社」告別紙本書籍——國樂曲譜最後訂購機會~ 敬請把握!

📚世界文物出版社宣布告別紙本書籍,為了不讓這些珍貴書籍消失,林舍文化將提供最後訂書服務!

世界文物出版社於1960年代創立,成為出版界的經典品牌。尤其在音樂纇書籍的發展上,從1992年起更讓這一領域的策劃與編輯工作邁向新里程,展現其獨特的出版風格與市場定位。隨著世界文物出版社紙本書籍的結束,一個音樂書籍的時代也隨之落幕,許多珍貴的出版瑰寶將成為永遠的記憶,我們也深深期待世界文物以新姿態再度回歸~

🛒 購買方式: 歡迎來到我們的線上商城選購,或直接聯繫我們的客服了解詳情。


書名古箏速成演奏法【附 CD】(繁體修訂版)
作者:周 望 
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陝西箏派重要代表人物。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古箏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生於民族音樂世家,1977 年進入中國歌舞團後一直活躍於樂壇,兼收南北各派所長。 從 1979 年應中國唱片社之約首錄《秦桑曲》開始,不間斷地大力宣傳推廣陝西箏樂, 成為振興陝西秦箏流派的先聲,為陝西箏派的開拓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演出、教學三十年來,大量錄製了教學光碟及個人專輯。出版《高山流水》、《名家名曲‧北派古箏精髓》等十餘部古箏演奏經典,自行創作、演奏、主講的《古箏基礎教程》、《古箏名曲解析》,以及專著《周延甲古箏曲選》、《古箏演奏考級教程》等。
1982 年獲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演出優秀表演獎,1986 年獲首屆江南絲竹創作與演奏比 賽一等獎。多次以國家級演奏家身分赴海外講學及演出。作為中國古箏領域的優秀人 才,被收入《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名人錄》等。 

目錄:
認識古箏、古箏的演奏姿勢、古箏基本彈奏方法
一、托‧抹‧勾‧撮‧劈的基本彈奏 二、連托‧連抹‧連勾的基本彈奏 三、左手按弦部分 四、刮奏與掃弦 五、雙托‧雙抹‧雙勾 六、古箏組合指法 七、分解和弦與琶音的基本彈奏 八、和弦彈奏 九、搖指類彈奏技巧 十、泛音的彈奏方法 十一、雙手輪奏類技巧

古箏樂曲十四首
一、三十三板〔浙江箏曲〕二、八板曲〔民間樂曲〕三、穿花蜂〔山東箏曲〕四、河南八板〔河南民間樂曲〕五、西江月〔潮州箏曲〕六、漁舟唱晚〔婁樹華曲〕七、漢宮秋月〔山東箏曲〕八、紡織忙〔劉天一曲〕九、中花六板〔江南民間樂曲〕十、高山流水〔山東箏曲〕十一、秦桑曲〔陝西箏曲〕十二、瀏陽河〔唐璧光原曲〕十三、倒垂簾〔廣東音樂〕十四、彈詞三六〔江南民間樂曲〕

附 錄
一、古箏指法符號說明 二、古箏的挑選及保養

【附 CD】 《古箏速成演奏法》示範曲目 演奏:周望/楊楠楠/蘇暢

[01] 好朋友 〔0:47〕 [02] 鐘 〔0:24〕 [03] 傾 訴 〔0:41〕 [04] 麥克有個畜牧場 〔1:13〕[05] 滑〔0:41〕 [06] 划 船 〔1:20〕 [07] 南泥灣 〔1:29〕 [08] 小星星 〔1:56〕 [09] 沂蒙山歌 〔1:31〕 [10] 剪靛花 〔1:24〕 [11] 花 鼓 〔1:34〕 [12] 二月裡來 〔2:16〕 [13] 北風吹 〔1:18〕 [14] 賣報歌〔1:00〕 [15] 三十三板 〔2:38〕 [16] 八板曲 〔2:34〕[17] 穿花蜂 〔2:01〕 [18] 河南八板 〔1:38〕 [19] 西江月 〔3:36〕 [20] 漁舟唱晚 〔3:28〕 [21] 紡織忙 〔3:15〕 [22] 高山流水 〔4:12〕 [23] 秦桑曲 〔5:29〕 [24] 倒垂簾 〔3:14〕[25] 彈詞三六 〔4:00〕
── Total Playing Time = 53:42 ──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二胡速成演奏法【附 CD】(繁體修訂版)
作者:趙寒陽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4 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77 年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1979 年在該院音樂比賽中獲得兩項一等獎,並被選 派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團出訪海外多國。之後多次受邀前往德國、法國、義大利、台 灣、香港等地講學及演出。1982 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畢業後即留校任教。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 學部會員,中國二胡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等。

經常受邀擔任國內外音樂大賽評委。1994 年出版個人二胡專輯《中國傳統器樂名家 名曲系列–月夜》、《漢宮秋月》。1991 年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撰稿並主講了中國首 部民族器樂電視教學片《兒童學二胡》,在全國電視優秀教學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近年錄製、出版了《全國二胡考級輔導》等十幾部教學影片,2006 年又完成北京市 精品教材項目及院「211 工程」教材建設項目三項。其藝術傳略被選入《中國音樂家 名錄》、《世界名人錄》、《跨世紀人才叢書》以及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等。

目錄:
二胡的構造及保養、坐姿、持弓及持琴、運弓及按弦、定弦及弦法、15弦上把位、分弓與連弓、15弦中把位、換 把、5‧2弦上把位、5‧2弦中把位及上、中把換把、6‧3弦上把位、6‧3弦中把位及上、中把換把、揉 弦、頓 弓、快 弓、顫 弓、顫 指、滑 音、裝飾音

二胡樂曲九首
一、茉莉花〔江蘇民歌〕 二、泉水叮咚響〔呂遠曲〕 三、森吉德瑪〔內蒙鄂爾多斯民歌〕 四、歡樂頌〔貝多芬曲〕 五、溜冰圓舞曲〔瓦爾托伊費爾曲〕 六、Do–Re–Mi〔理查‧羅傑斯曲〕 七、小花鼓〔劉北茂曲〕 八、良宵〔劉天華曲〕 九、賽馬〔黃海懷曲〕

【附 CD】 《二胡速成演奏法》示範曲目 演奏:趙寒陽
[01] 雪絨花 〔0:58〕 [02] 田園春色 〔1:22〕 [03] 賣花姑娘 〔1:32〕 [04] 哎喲,媽媽 〔0:33〕 [05] 少年壯志不言愁 〔1:15〕 [06] 軍港之夜 〔2:50〕 [07] 櫻 花 〔0:57〕 [08] 牧羊姑娘 〔1:10〕[09] 草原之夜 〔2:22〕 [10] 牧羊曲 〔3:06〕 [11] 水 滴 〔0:54〕 [12] 手挽手 〔0:59〕[13] 光明行(片斷) 〔0:55〕 [14] 乘 涼 〔1:19〕 [15]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3:01〕 [16] 楊柳青 〔0:59〕 [17] 茉莉花 〔1:49〕 [18] 泉水叮咚響 〔3:08〕 [19] 森吉德瑪 〔1:37〕 [20] 歡樂頌 〔1:43〕[21] 溜冰圓舞曲(片斷) 〔0:55〕 [22] Do–Re–Mi 〔1:34〕 [23] 小花鼓 〔1:16〕 [24] 良 宵 〔2:15〕[25] 賽 馬 〔1:41〕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琵琶速成演奏法【附 CD】(繁體修訂版)
作者:吳瓊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現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琵琶教師。四歲學習琵琶,七歲登台演出,十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琵琶教育家鄺宇忠教授,後升入附中、大學,並保送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其間還得到林石城、王範地、劉德海等名家的悉心指導,深入學習並掌握了汪派、浦東等流派,逐漸形成樸素、大方、真摯的個人演奏風格。

曾於 ART 盃中國樂器國際比賽、首屆台北市民族器樂協奏大賽等比賽中獲獎。於北 京音樂廳舉行獨奏音樂會,並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演出,擔任琵琶獨奏。潛心研究琵琶基礎教學理論,在教學中既強調演奏理論的共性,也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逐漸總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性與個性同發揮的琵琶基礎教學理論。所教學生多次獲獎。多次應邀擔任琵琶比賽及海外考級評委。著有論文《對琵琶傳統樂曲序部的研究》等,並擔任《中國民器樂曲博覽–琵琶曲譜》編輯委員、《汪派琵琶演奏譜》樂譜翻譯。

目錄:
認識琵琶:一、琵琶溯源 二、琵琶各部位名稱 三、琵琶定弦 四、琵琶音位表 五、琵琶譜的記譜習慣
琵琶的演奏姿勢:一、琵琶的持琴姿勢 二、左手持琴姿勢
琵琶演奏技法:一、彈與挑 二、左手按音手型和把位 三、右手過弦 四、左手過弦 五、輪 指 六、換 把 七、雙彈‧摭‧分 八、半輪‧挑輪‧勾輪 九、推弦‧挽弦 十、泛 音 十一、掃拂‧夾彈‧夾掃‧琶音 十二、按奏多根弦
琵琶主要調式的演奏:一、如何找調 二、主要調式音位
琵琶樂曲十四首:一、小白菜〔河北民歌〕二、鈴兒響叮噹〔吳瓊編配〕三、賣報歌〔吳瓊編配〕四、快樂的羅嗦〔吳瓊編配〕五、手挽手〔王珩偉編配〕六、我是公社放牧員〔王珩偉編配〕七、小酸梅果〔王珩偉編配〕八、步步高〔王珩偉編配〕九、茉莉花〔吳瓊編配〕十、紅星照我去戰鬥〔王珩偉編配〕十一、勞動最光榮〔鄺宇忠改編〕十二、瀏陽河〔劉德海編曲〕十三、火車向著韶山跑〔王珩偉編配〕十四、陽春古曲〔衛仲樂演奏譜〕

附錄 琵琶演奏符號說明
【附 CD】 《琵琶速成演奏法》示範曲目 演奏:吳瓊
[01] 放羊調 〔1:58〕 [02] 叮叮噹 〔0:43〕 [03] 一弦一把位練習曲 〔0:25〕 [04] 小白兔 〔0:29〕 [05] 小圓舞曲 〔0:28〕 [06] 一個輪練習曲 〔0:23〕 [07] 擺積木 〔0:55〕 [08] 小娃娃快睡覺 〔0:40〕[09] 一把位一、二弦彈挑輪練習曲 〔0:18〕 [10] 新年好 〔0:18〕 [11] 低把位換向高把位 〔0:15〕 [12] 豐收之歌(片斷) 〔0:13〕 [13] 划船歌 〔0:33〕 [14] 老六板 〔0:48〕 [15] 半輪練習 〔0:20〕 [16] 趕花會(片斷) 〔0:34〕 [17] 紫竹調 〔1:35〕 [18] 掃拂練習 〔0:17〕 [19] 夾彈夾掃練習曲 〔0:18〕[20] 繡荷包 〔0:53〕 [21] 小白菜 〔1:23〕 [22] 鈴兒響叮噹 〔0:34〕 [23] 賣報歌 〔1:14〕 [24] 快樂的羅嗦 〔0:33〕 [25] 手挽手 〔0:52〕 [26] 我是公社放牧員 〔2:35〕 [27] 小酸梅果 〔0:36〕[28] 步步高 〔2:06〕 [29] 茉莉花 〔1:39〕 [30] 紅星照我去戰鬥 〔2:51〕 [31] 勞動最光榮 〔2:37〕 [32] 瀏陽河 〔3:50〕 [33] 火車向著韶山跑 〔2:12〕 [34] 陽春古曲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揚琴速成演奏法【附 CD】(繁體修訂版)
作者:劉月寧
著名揚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1965 年生於湖南益陽。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中國揚琴學會副會長、烏克蘭 Volynj 民族大學榮譽教 授等。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烏克蘭國立音樂學院、捷克國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1977 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87 年以全優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師從桂習禮、 項祖華、李祥霆及 Dr. Imre Hamar 等教授。1994 年獲中央音樂學院文學碩士學位, 2008 年獲匈牙利羅蘭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作品頗豐:專輯《木蘭辭變奏曲》、《蝴蝶琴韻》等十種;著作《揚琴彈奏基礎教程》、《中國揚琴基本曲集》等十一冊;論文《廣東音樂揚琴演奏藝術研究》、《揚琴音色問題》、《論揚琴彈奏的持竹方法與兩臂運動》等十餘篇。1993 年獲第二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一等獎,1998 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 號。2006 年,為表彰她為中匈及中烏兩國在音樂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被授 予匈牙利教育部及烏克蘭 Volynj 國立高等音樂藝術學院榮譽證書。

目錄:
認識揚琴:一、兩種常用琴及部位名稱 二、十種常用調音位圖 三、持竹及其彈奏 四、調音與換弦 五、琴及琴架的挑選與保養 六、琴竹的挑選及其他 七、竹法與技法的編配
竹法練習:一、交替竹 二、齊 竹 三、輪 竹 四、顫 竹 五、反竹與連竹 六、襯竹與坐竹 七、雙聲部
技法練習:一、琶 音 二、頓 音 三、泛 音 四、撥 弦 五、摘 音 六、滑抹音 七、壓揉音

揚琴樂曲九首:一、獻給愛麗絲〔貝多芬曲〕二、杜鵑啼〔廣東音樂〕三、野蜂飛舞〔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曲〕四、阿斯圖里亞斯的傳說〔阿爾貝尼斯曲〕五、聽松〔華彥鈞曲〕六、愛的克麗絲汀娜〔塞萊維勒‧圖森曲〕七、創意曲〔巴赫曲〕八、吉普賽之歌〔薩拉薩蒂曲〕九、欺騙〔斯科特‧喬普林曲〕

【附 CD】 《揚琴速成演奏法》示範曲目 演奏:劉月寧
[01] 交替竹練習之一 〔1:23〕 [02] 交替竹練習之二 〔0:54〕 [03] 齊竹練習之一 〔1:39〕 [04] 齊竹練習之二 〔1:00〕 [05] 時值輪練習 〔2:09〕 [06] 八度及和音輪練習 〔2:19〕 [07] 半輪練習 〔1:13〕 [08] 單手輪練習 〔1:36〕 [09] 左顫練習 〔0:55〕 [10] 雙顫練習 〔0:39〕[11] 反竹練習 〔1:30〕 [12] 連竹練習 〔1:15〕 [13] 襯竹練習 〔1:04〕 [14] 坐竹練習 〔0:54〕[15] 雙聲部練習 〔1:03〕 [16] 琶音練習 〔1:51〕[17] 頓音練習 〔1:12〕 [18] 泛音練習 〔1:33〕[19] 撥弦練習 〔1:03〕 [20] 摘音練習 〔1:39〕 [21] 滑抹音練習 〔1:15〕 [22] 壓揉音練習 〔1:32〕 [23] 杜鵑啼 〔4:45〕 [24] 阿斯圖里亞斯的傳說 〔5:11〕 [25] 愛的克麗絲汀娜 〔1:29〕 [26] 吉普賽之歌 〔7:22〕
── Total Playing Time = 48:24 ──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笛子速成演奏法【附 CD】(繁體修訂版)
作者:王鐵錘

著名笛、簫演奏家。1932 年生於河北省定縣子位村,民間管樂吹奏之鄉。 七歲學習管、笛,在濃郁民間音樂藝術滋養下,培養了深厚的民間管樂吹奏基礎。十 歲登台演奏。1947 年入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先後任職華北聯合大學文工 團樂隊、中央歌舞團樂隊、中央民族樂團(國家一級獨奏演員)等。

其演奏具有高亢、嘹亮、氣息飽滿、熱情澎湃等北方民間音樂藝術特點。1953、55 年兩度在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民族樂器比賽中獲獎。曾隨中國藝術團前往三十多國 訪問演出,為介紹中國民族管樂和海內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演奏之餘,還創作了《慶豐收》、《趕路》等大量樂曲。出版著作有《王鐵錘笛子曲 集》、《笛子名曲選》、《竹笛吹奏入門》、《北派笛子大師王鐵錘創作精華集》、 《北派笛子大師王鐵錘吹管樂大成》等多種。王鐵錘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化部藝術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巴烏葫蘆絲專業委員會會長、竹笛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多次應邀擔任國內外民族樂 器比賽評委,並榮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笛子的選擇及保養、笛子的種類、音域及指法表、笛膜的採集、選擇及貼法
笛子基本吹奏方法:一、發 音 二、練習曲 三、高八度
常用技法:一、單吐音 二、雙吐音 三、三吐音 四、花舌音 五、連音與吐音 六、倚 音 七、琶 音 八、泛 音九、顫 音 十、剁 音 十一、音 階
笛子轉調及半音演奏指法表
笛子樂曲十八首:一、阿拉木汗〔新疆民歌〕二、情繫長白山〔尹升鎮、許承鉉曲〕三、放驢〔河北民間樂曲〕四、春到天山〔烏斯滿江曲〕五、我是一個兵〔岳倫曲〕六、對花〔河北民歌〕七、賣菜〔山西民歌〕八、蔭中鳥〔劉管樂曲〕九、麥收時節〔楊潔明曲〕十、山村新歌〔楊潔明曲〕十一、揚鞭催馬運糧忙〔魏顯忠曲〕十二、姑蘇行〔江先渭曲〕十三、小放牛〔民間樂曲〕十四、五梆子〔華北民間樂曲〕十五、慶豐收〔王鐵錘編曲〕十六、霍拉舞曲〔迪尼庫曲〕十七、木管波爾卡舞曲〔波蘭民間舞曲〕十八、帕米爾的春天〔劉富榮編曲〕
笛子演奏符號說明
【附 CD】 《笛子速成演奏法》示範曲目 演奏:王鐵錘
[01] 單吐音練習 〔3:06〕 [02] 雙吐音練習 〔2:49〕 [03] 三吐音練習 〔1:01〕 [04] 花舌音練習 〔3:10〕 [05] 連音與吐音練習 〔2:31〕 [06] 倚音練習 〔1:41〕 [07] 琶音、泛音、顫音練習 〔2:04〕[08] 關山月 〔3:20〕 [09] 紫竹調 〔1:50〕 [10] 阿拉木汗 〔1:44〕 [11] 放 驢 〔3:02〕 [12] 我是一個兵 〔2:13〕 [13] 賣 菜 〔3:02〕 [14] 蔭中鳥 〔2:59〕 [15] 姑蘇行 〔4:28〕 [16] 小放牛 〔4:37〕 [17] 慶豐收 〔3:20〕 [18] 帕米爾的春天 〔3:57〕
── Total Playing Time = 50:54 ──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古箏經典教-本焦金海古箏演奏法〔繁體新版〕
作者焦金海
著名古箏演奏家、箏樂作曲家、箏樂理論研究學者,「焦派箏」創始人。1939 年生 於河南安陽。師從曹東扶,1963 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曾任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 團及湖南省廣播電視藝術團古箏獨奏、廈門大學音樂系教授、湖南理工學院音樂系特 聘教授、中國箏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副會長。
焦金海在古箏演奏、創作和理論各方面均成績斐然,並享有盛名。除被稱為「焦派箏」外,更被推崇為「師古不泥古,能把傳統古箏音樂賦予現代化,使之與時代脈搏緊緊相連」的古箏大師。

創作《侗族舞曲》、《芙蓉春早》、《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絲路情深》等三十餘首箏獨奏曲。發表過《論箏樂定弦調式音階》、《仁智之器、箏箏然也》等一批箏樂學術論文。錄有《焦金海箏曲選》、《箏樂名曲薈萃──焦金海大師演奏》等個人專輯。焦金海多年來在箏藝上孜孜不倦追求新的發展、新的創作、新的理論和新的演奏技巧。在緊跟時代脈搏、深刻表達音樂思想內容和主題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目錄:
【第一章 概 述】一、歷史沿革 二、箏的種類 三、箏的構造 四、箏的上弦 五、假指甲的製作 六、定 弦
【第二章 演奏技法】一、姿 勢 二、指法符號 三、右手指法及其練習
一、 右手單指指法 (1) 托 (2) 劈 (3) 抹 (4) 挑 (5) 勾 (6) 托勾指法練習 (7) 剔 (8) 打 (9) 摘 (10) 抹挑劈指法練
二、右手組合指法 (1) 撮類指法 (2) 搖類指法 (3) 其他組合指法 (4) 撮和反撮指法練習 (5) 小撮、反小撮和重撮指法練習 (6) 食指搖和拇指搖指法練習 (7) 歷音和琶音指法練習
三、右手其他指法 (1) 泛 音 (2) 扣 搖 (3) 琶 音 (4) 打 圓 (5) 近 撮 (6) 滾 (7) 短 音 (8) 柱 (9) 柱外刮奏 (10) 捻 (11) 鳥 鳴
四、左手指法及其練習
1. 左手吟按指法及其練習 (1) 顫 音 (2) 揉 弦 (3) 按 音 (4) 滑 音 (5) 走 (6) 壓 (7) 雙按音 (8) 點
2. 左手撥弦指法及其練習 (1) 搧 (2) 掃 (3) 扭 (4) 柱外刮奏
五、雙手配合撥弦指法及其練習 1. 輪 抹2. 三勾輪抹 3. 輪 撮 4. 雙手琶音 5. 雙手柱外刮奏
六、和聲與轉調
【第三章 各種技巧的訓練】
【獨奏曲】 ◎ 苗嶺的早晨 ◎ 雙疊翠 ◎ 高山流水 ◎ 蘇武思鄉 ◎ 打 雁 ◎ 鬧元宵 ◎ 慶豐年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二胡經典教本-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繁體新版〕
作者:蔣風之

一代二胡大師。1908 年生於江蘇宜興,1986 年逝世。自幼喜愛音樂,十歲即精通笛藝,十二歲迷上了二胡,十五歲起經由儲師竹指導,二胡水平迅速提高。1929 年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隨劉天華學習二胡、小提琴。在長期的演奏實 踐中,蔣風之保持了劉天華創立的基本風格,但作為一個優秀藝術家,他絕不故步自 封。蔣風之認為:「學習一要認真學,二要創造性地學,不要匠人式的學。」代表作 《漢宮秋月》就是他創造性學習的傳世之作,此曲奠定了「蔣氏二胡學派」的基礎。

創作過歌曲《南歸》、二胡曲《長夜》等,對古曲的整理亦賦予新意。蔣風之還對傳統二胡進行了改革,將原來的龍頭形改為月牙形,原來的圓琴筒改為啞鈴式。蔣風之從事音樂教育五十年,培養了項祖英、唐毓斌、張韶、王國潼等優秀演奏家,尤其是項祖英,他集「南陸(修棠)北蔣(風之)」之長,又創「項派二胡」之新聲,推進了二胡的發展。蔣風之晚年除了講學、著書,還應邀舉辦音樂會、到電台錄製節目,為二胡事業不辭辛勞。蔣氏二胡、蔣派演奏和學術論著是他留給後世的寶貴財富。

目錄:

【第一部分 二胡演奏法】
一、基本姿勢 (一) 腿的姿勢 (二) 放二胡的位置‧介紹二胡穩定托 (三) 琴的傾斜度
二、左 手 (一) 持琴姿勢 (二) 按弦方法 (三) 揉 弦 (四) 換 把 (五) 音 準
三、右 手 (一) 持弓姿勢 (二) 介紹新式弓子的特點 (三) 運弓方法 (四) 運弓與手指的動作 (五) 運弓與發音的關係 (六) 換弦方法 (七) 運弓與左手的配合
四、演奏藝術中的弓指法
(一) 指 法 1. 虛按音 2. 長倚音與短倚音的兼用 3. 壓揉 4. 壓弦 5. 揉弦的多種處理 6. 偏低傾向音 7. 顫音在樂曲中的實際應用 8. 滑音
(二) 弓 法 1. 長弓及其變化 2. 分弓 3. 快弓 4. 顫弓(抖弓) 5. 頓弓 6. 提弓 7. 鬆弓

【第二部分 演奏藝術】
一、概述──我是怎樣選擇表現手法的
二、十七首樂曲演奏手法剖析 ◎ 漢宮秋月◎ 花歡樂◎ 薰風曲◎ 病中吟(又名《安適》) ◎ 月 夜◎ 苦悶之謳(又名《苦中樂》) ◎ 悲 歌◎ 除夜小唱(又名《良宵》) ◎ 閑居吟◎ 空山鳥語 ◎ 光明行 ◎ 獨弦操 ◎ 燭影搖紅 ◎ 二泉映月 ◎ 聽 松 ◎ 流波曲 ◎ 長 夜

【第三部分 蔣風之演奏譜二十首】
◎ 漢宮秋月〔古曲〕◎ 花歡樂〔民間樂曲〕◎ 薰風曲〔民間樂曲〕◎ 三寶佛〔民間樂曲〕◎ 病中吟(又名《安適》)〔劉天華曲〕 ◎ 月 夜〔劉天華曲〕◎ 苦悶之謳(又名《苦中樂》)〔劉天華曲〕 ◎ 悲 歌〔劉天華曲〕◎ 除夜小唱(又名《良宵》)〔劉天華曲〕 ◎ 閑居吟〔劉天華曲〕◎ 空山鳥語〔劉天華曲〕◎ 光明行〔劉天華曲〕◎ 獨弦操〔劉天華曲〕◎ 燭影搖紅〔劉天華曲〕◎ 二泉映月〔華彥鈞傳譜‧蔣風之記譜〕 ◎ 寒春風曲〔華彥鈞傳譜‧曹安和記譜〕 ◎ 聽 松〔華彥鈞傳譜‧蔣風之記譜〕 ◎ 流波曲〔孫文明曲‧蔣小風記譜〕 ◎ 江河水〔東北民間樂曲‧黃海淮移植〕 ◎ 長 夜〔蔣風之曲〕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笛子經典教本-蔣國基笛子入門教材〔繁體新版〕
作者:蔣國基、董雪華

蔣國基為著名笛子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浙江省歌舞團獨奏演員。1950 年生,浙江杭州人。師從笛子大師趙松庭。1976 年全國獨唱獨奏大賽中,蔣國基以一曲《水鄉船歌》嶄露頭角。自此連獲首獎, 聲譽日隆,被國內外報刊譽為「不可多得的神笛」和「充滿魅力的笛子演奏家」。蔣國基的演奏,立足南派,博採眾長,既繼承和發展南派笛子精華,又取北派之長, 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此外,在演奏簫、巴烏、口笛等方面也頗具功力。他創作 和改編了大量笛曲,代表作有《水鄉船歌》、《採桑曲》等。

1993 年在杭州成功地舉辦了笛子獨奏演奏會,同年又被香港演藝學院聘為兼職教授及校外考官。錄有《西湖十景》、《蔣國基笛曲選》、《趙松庭笛曲精選》等專輯唱片,暢銷國內外。
近十幾年來,蔣國基多次隨中國歌舞團、浙江藝術團、浙江歌舞團、浙江民樂團到日本、美國、德國、芬蘭、埃及、阿爾及利亞等三十多個國家訪問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和廣泛讚譽。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及浙江副會長。

目錄:

笛子的基本知識:一、笛子簡介 二、笛子的構造與形制 三、持笛姿勢‧按孔方法 四、笛子演奏的基本姿勢 五、吹笛口形 六、笛膜和音色 七、怎樣貼笛膜 八、怎樣保護笛膜 九、怎樣選購笛子 十、怎樣修理笛子 十一、吹笛入門 ◎ 全按作 [5‧]、[2‧] 演奏指法表

第一單元 用氣和指法 ◎ 平吹練習 ◎ 緩吹練習 ◎ 長音練習 ◎ 指法綜合練習◎ 急吹與中高音練習 ◎ 超吹與高音練習 ◎ 泛音練習
第二單元 單吐 ◎ 單吐練習
第三單元 打音‧疊音‧顫音 ◎ 打音練習 ◎ 疊音練習 ◎ 顫音練習
第四單元 笛子徒手練習操 ◎ 氣練法 ◎ 唇練法 ◎ 舌練法 ◎ 指練法
第五單元 全按作 [2‧] 指法 ◎ 全按作 [2‧] 指法練習
第六單元 歷音 ◎ 歷音練習
第七單元 滑音 ◎ 指滑音練習 ◎ 氣滑音練習
第八單元 剁音 ◎ 剁音練習
第九單元 雙吐‧三吐‧花舌 ◎ 雙吐練習 ◎ 三吐練習 ◎ 花舌練習
第十單元 氣息技巧訓練 ◎ 氣息控制練習 ◎ 強奏練習 ◎ 氣息控制綜合練習 ◎ 氣震音練習
第十一單元 循環換氣 ◎ 循環換氣練習

笛子曲
1. 喜 悅〔蔣國基曲〕2. 姑蘇行〔江先渭曲〕3. 揚鞭催馬運糧忙〔魏顯忠曲〕4. 雁蕩秋色〔蔣國基改編〕5. 牧民新歌〔簡廣易曲〕6. 歡樂歌〔江南絲竹‧陸春齡編曲〕7. 月亮走 我也走〔蘆竹音根據胡積英同名歌曲編曲〕 8. 劍──為低音笛而作〔曹建國、蔣國基曲〕 9. 雙峰插雲〔姜學尚、蔣國基曲〕10. 遠 山〔曉其、蔣國基曲〕11. 兒童舞曲〔樹蓬、明先曲〕12. 大中國〔高楓曲‧曉其、蔣國基改編〕 13. 縴夫的愛〔萬首曲‧蔣國基、曉其改編〕 14. 游擊隊歌〔賀綠汀曲‧顧生安、蔣國基改編〕 15. 青藏高原〔張千一曲‧蔣國基、曉其改編〕 16. 鳳陽花鼓〔安徽民歌‧姜學尚編曲〕17. 京劇流水板〔蔣國基改編〕18. 賽烏篷(二重奏)〔蘆竹音曲〕
演奏符號說明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
作者:林石城
浦東派琵琶嫡傳第六代宗師。1922 年生於江蘇南匯,2005 年逝世。現代中國民族音 樂教育奠基者,傑出民族音樂教育家、理論家,著名琵琶演奏家、編曲作曲家。曾任 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 琵琶研究會會長。出身中醫世家,自幼受江南民間音樂薰陶,六歲即隨父親學習琵琶、二胡、三弦等,十二歲已對江南絲竹傳統八大曲熟於心、吟於口。經浦東派琵琶嫡傳名師沈浩初指導和自己刻苦鑽研,繼承了浦東派,成為唯一嫡派傳人。

著有《琵琶教學法》、《琵琶練習曲》、《琵琶演奏法》、《林石城琵琶曲選》等書譜二十餘種,並發表論文數十篇。他也是琵琶界承先啟後的代表人物,培養了劉德海、葉緒然、吳俊生、李光祖、潘亞伯、郝貽凡、曲文軍、吳蠻、章紅豔等一大批當今琵琶界的中堅。林石城演奏功底深厚,方法正統而科學,風格多樣,享譽海內外。他還與中央音樂學院、北京民族樂器廠、上海民族樂器廠合作,對舊有琵琶音箱形態、橫檔位置、面板厚度、覆手材料等進行了多方面改革,成效卓著。

目錄:
【第一課】一、樂器的護理和繫弦、換弦方法 二、琵琶各部位的名稱 三、演奏姿勢 四、左手按音和右手彈、挑的方法 五、弦序符號 六、指序符號 七、把位符號 八、[5:][1‧][2‧][5‧]弦(小工調 1 = D)各音音位表 九、空弦練習 十、雙彈、雙挑和品位第一把位按音練習
【第二課】一、子弦彈挑練習 二、彈挑的起板規律練習一 三、小工調(1 = D)音階練習 四、輪一條弦練習
【第三課】一、彈挑的起板規律練習二 二、小工調(1 = D)五聲音階練習 三、輪一條弦練習
【第四課】一、大夾彈練習 二、三度模進練習 三、輪一條弦練習
【第五課】一、滾的準備練習 二、五聲音階練習 三、輪二條以上弦的練習
【第六課】一、快夾彈練習 二、滾的練習 三、二弦和音練習一
【第七課】一、半輪與輪的練習 二、八度模進練習
【第八課】一、長輪與長滾練習 二、按指換把練習
【第九課】一、掃撇與劃拂練習 二、跳把練習
【第十課】一、夾掃練習 二、八度跳進練習
【第十一課】一、劃輪彈(俗稱掃輪)練習 二、吟的練習 三、二弦和音練習二
【第十二課】一、推、挽、縱起、撞練習 二、尺字調(1 = C)音階練習 三、[6:][2‧][3‧][6‧]弦(尺字調 1 = C)各音音位表
【第十三課】一、拍、提、掃、扣、摘、彈板面練習 二、四度模進練習
【第十四課】一、泛音練習 二、[5:][1‧][2‧][5‧]弦(小工調 1 = D)泛音音位表 三、[6:][2‧][3‧][6‧]弦(尺字調 1 = C)泛音音位表 四、五度模進練習
【第十五課】一、捺、帶、擻練習 二、三連音、模進練習
【第十六課】一、進、退、綽、注、虛綽、虛注練習 二、按指換弦練習
【第十七課】一、彈摭練習 二、五度、三度交換練習
【第十八課】一、勾打(鳳點頭)練習 二、移指練習
【第十九課】一、挑輪與滿輪練習 二、半音階練習
【第二十課】一、鑼鼓片段練習 二、分解和弦練習
【第二十一課】一、顫指練習 二、正宮調(1 = G)音階練習 三、[2:][5:][6:][2‧]弦(正宮調 1 = G)各音音位表四、[2:][5:][6:][2‧]弦(正宮調 1 = G)泛音音位表 五、五聲音階模進練習
【第二十二課】一、絞弦、並弦、同輪板練習 二、乙字調(1 = A)音階練習 三、[1:][4:][5:][1‧]弦(乙字調 1 = A)各音音位表 四、[1:][4:][5:][1‧]弦(乙字調 1 = A)泛音音位表 五、三度模進練習
【第二十三課】 一、食指按子弦「3」把位練習 二、指距練習
【第二十四課】一、食指按子弦「4」把位練習 二、六字調(1 = F)音階練習 三、[3:][6:][7:][3‧]弦(六字調 1 = F)各音音位表 四、[3:][6:][7:][3‧]弦(六字調 1 = F)泛音音位表 五、五聲音階練習
【第二十五課】一、食指按子弦「6」把位練習 二、上字調(1 = 降 B)音階練習 三、[7:][3‧][#4‧][7‧]弦(上字調 1 = 降 B)各音音位表 四、[7:][3‧][#4‧][7‧]弦(上字調 1 = 降 B)泛音音位表 五、六連音、跳進練習
【第二十六課】一、食指按子弦「7」把位練習 二、凡字調(1 = 降 E)音階練習 三、[#4:][7:][#1‧][#4‧]弦(凡字調 1 = 降 E)各音音位表 四、[#4:][7:][#1‧][#4‧]弦(凡字調 1 = 降 E)泛音音位表 五、主、下屬、屬和弦練習
【第二十七課】 一、長輪帶挑 、長輪連挑練習 二、搖的練習
【第二十八課】一、曲調與本弦散音的襯音練習 二、把位移轉練習
【第二十九課】一、挑劃(或彈劃)練習 二、人工泛音練習
【第三十課】一、琶音輪(臨掛輪)練習 二、音色變化練習
【指法符號名稱表】
【樂 曲】一、王杰的槍我們扛 二、三 六 三、青春之舞 四、旱天雷 五、迎春舞曲 六、光明行 七、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八、龍 船 九、高山流水 十、夕陽簫鼓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二胡演奏中國民歌 200 首
作者:趙寒陽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4 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1977 年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1979 年在該院音樂比賽中獲得兩項一等獎,並被選 派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團出訪海外多國。之後多次受邀前往德國、法國、義大利、台 灣、香港等地講學及演出。1982 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畢業後即留校任教。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 學部會員,中國二胡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等。
經常受邀擔任國內外音樂大賽評委。1994 年出版個人二胡專輯《中國傳統器樂名家 名曲系列–月夜》、《漢宮秋月》。1991 年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撰稿並主講了中國首 部民族器樂電視教學片《兒童學二胡》,在全國電視優秀教學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近年錄製、出版了《全國二胡考級輔導》等十幾部教學影片,2006 年又完成北京市 精品教材項目及院「211 工程」教材建設項目三項。其藝術傳略被選入《中國音樂家 名錄》、《世界名人錄》、《跨世紀人才叢書》以及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等。

目錄:

◎ 符號說明
1. 小河淌水〔雲南民歌〕 2. 繡荷包〔雲南民歌〕 3. 放馬山歌〔雲南民歌〕 4. 大河漲水沙浪沙〔雲南民歌〕 5. 彌渡山歌〔雲南民歌〕 6. 猜調〔雲南民歌〕 7. 採花調〔雲南民歌〕 8. 龍燈調〔雲南民歌〕 9. 阿詩瑪〔雲南彝族民歌〕 10. 跳月歌〔雲南彝族民歌〕 11. 崩幾明嘟〔雲南藏族民歌〕 12.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13. 採花〔四川民歌〕 14. 黃楊扁擔〔四川民歌〕 15. 繡荷包〔四川民歌〕 16.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17. 觀燈〔四川民歌〕 18. 十朵梅花九朵開〔四川民歌〕 19. 藍花花〔陝西民歌〕 20. 三十里鋪〔陝西民歌〕 21. 五哥放羊〔陝西民歌〕 22. 趕牲靈〔陝西民歌〕 23. 燒酒盅盅淘米也不嫌你窮〔陝西民歌〕 24. 掛紅燈〔陝西民歌〕 25. 對花〔陝西民歌〕 26. 二月裡來打過春〔陝西民歌〕 27. 秋收〔陝西民歌〕 28. 槐樹開花〔陝西民歌〕 29. 打南溝岔〔陝西民歌〕 30. 翻身道情〔陝西民歌〕 31. 繡金匾〔陝北民歌〕 32. 打黃羊調〔陝北民歌〕 33. 桑木扁擔〔陝南民歌〕 34. 撒花調〔陝南民歌〕 35. 大放羊〔陝南民歌〕 36. 三只斑鳩〔陝南民歌〕 37. 軍民大生產〔隴東民歌〕 38. 刮地風〔甘肅民歌〕 39. 放風箏〔甘肅民歌〕 40. 十杯酒〔甘肅民歌〕 41. 跑馬調〔甘肅民歌〕 42. 摘棉花〔寧夏民歌〕 43. 四季花〔寧夏民歌〕 44. 四季歌〔青海民歌〕 45. 藍玉蓮〔青海民歌〕 46. 送大哥〔青海民歌〕 47. 織手巾〔青海民歌〕 48. 喜鵲令〔青海民歌〕 49.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 50. 採花調〔青海民歌〕 51. 五更鼓〔青海民歌〕 52. 月牙五更〔東北民歌〕 53. 小看戲〔東北民歌〕 54. 瞧情郎〔東北民歌〕 55. 放風箏〔東北民歌〕 56. 搖籃曲〔東北民歌〕 57. 繡羅裙〔東北民歌〕 58. 鄂倫春族小唱〔東北鄂倫春族民歌〕 59. 繡荷包〔黑龍江民歌〕 60. 撿棉花〔黑龍江民歌〕 61. 東北風〔遼寧民歌〕 62. 茉莉花〔遼寧民歌〕 63. 巧對五更〔遼寧民歌〕 64. 小拜年〔遼寧民歌〕 65. 繡八仙調〔遼寧民歌〕 66. 媽媽娘你好糊塗〔遼寧民歌〕 67. 小白菜〔河北民歌〕 68. 小放牛〔河北民歌〕 69. 探親家〔河北民歌〕 70. 繡燈籠〔河北民歌〕 71. 四季歌〔河北民歌〕 72. 掏洋芋〔河北民歌〕 73. 放風箏〔河北民歌〕 74. 光榮榜〔河北民歌〕 75. 青羊傳〔河北民歌〕 76. 賣扁食〔河北民歌〕 77. 茉莉花〔河北民歌〕 78. 十個字〔河北民歌〕 79. 梁山伯〔河北民歌〕 80. 摔西瓜〔河北民歌〕 81. 十朵鮮花〔河北民歌〕 82. 交城山〔山西民歌〕 83. 繡荷包〔山西民歌〕 84. 瞅你兩回〔山西民歌〕 85. 繡花燈〔山西民歌〕 86. 十里墩〔山西民歌〕 87. 撿麥根〔山西民歌〕 88. 觀燈〔山西民歌〕 89. 打酸棗〔山西民歌〕 90. 土地還家〔山西民歌〕 91. 太行山小唱〔山西民歌〕 92. 迎接光明〔山西民歌〕 93. 梳妝台〔山西民歌〕 94. 姐妹倆〔山西民歌〕 95. 櫻桃好吃樹難栽〔山西民歌〕 96. 賣櫻桃〔山西民歌〕 97. 平調〔山西民歌〕 98. 開花調〔山西民歌〕 99. 鬧元宵〔山西民歌〕 100. 幸福歌〔湖北民歌〕 101. 嗺咚嗺〔湖北民歌〕 102. 繡花〔湖北民歌〕 103. 紡棉花〔湖北民歌〕 104. 花鼓調〔湖南民歌〕 105. 放風箏〔湖南民歌〕 106. 瀏陽河〔湖南民歌〕 107. 天水相連好風光〔湖南民歌〕 108. 唱著歌兒去放羊〔廣東民歌〕 109. 天哦哦〔廣東民歌〕 110. 望將來〔廣東民歌〕 111. 盤歌〔廣西民歌〕 112. 柳江民歌〔廣西民歌〕 113. 採蓮船曲〔廣西民歌〕 114. 四季歌〔山東民歌〕 115. 對花〔山東民歌〕 116. 沂蒙山風光〔山東民歌〕 117. 四季花開〔山東民歌〕 118. 紡紗〔山東民歌〕 119. 鳳陽花鼓〔安徽民歌〕 120. 鳳陽歌〔安徽民歌〕 121. 王三姐趕集〔安徽民歌〕 122. 茉莉花〔江蘇民歌〕 123. 無錫景〔江蘇民歌〕 124. 孟姜女〔江蘇民歌〕 125. 楊柳青〔蘇北民歌〕 126. 四季歌〔江蘇民歌〕 127. 姑蘇風光〔江蘇民歌〕 128. 小九連環〔江蘇民歌〕 129. 倒花籃〔江蘇民歌〕 130. 道情調〔江蘇民歌〕 131. 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 132. 月亮彎彎照九州〔江蘇民歌〕 133. 到春來〔江蘇民歌〕 134. 半邊含蕊半邊開〔江蘇民歌〕 135. 順採茶〔浙江民歌〕 136. 根據地小唱〔河南民歌〕 137. 三把扇子〔河南民歌〕 138. 錦繡河山美如畫〔河南民歌〕 139. 斑鳩調〔江西民歌〕 140. 八月桂花遍地開〔江西民歌〕 141. 十送紅軍〔江西民歌〕 142. 採茶燈〔福建民歌〕 143. 紅繡鞋〔福建民歌〕 144. 採花〔福建民歌〕 145. 相思樹〔閩南民歌〕 146. 嘎達梅林〔內蒙民歌〕 147. 牧歌〔內蒙民歌〕 148. 蔓麗〔內蒙民歌〕 149. 紅旗歌〔內蒙民歌〕 150. 走西口〔內蒙民歌〕 151. 達古拉〔內蒙民歌〕 152. 達呀包萊〔內蒙民歌〕 153. 黑縀子坎肩〔內蒙民歌〕 154. 森吉德瑪〔內蒙鄂爾多斯民歌〕 155. 小黃鸝鳥〔內蒙伊克昭盟民歌〕 156. 小夜曲〔內蒙伊克昭盟民歌〕 157. 烏倫花〔遼寧蒙古族民歌〕 158. 德麗格爾瑪〔遼寧蒙古族民歌〕 159. 努恩吉雅〔遼寧蒙古族民歌〕 160. 珠色來〔吉林蒙古族民歌〕 161. 薩勒吉德姑娘〔吉林蒙古族民歌〕 162. 手挽手〔新疆民歌〕 163. 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民歌〕 164. 送我一枝玫瑰花〔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65. 阿拉木汗〔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66. 半個月亮爬上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67. 馬車夫之歌〔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68. 娃哈哈〔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69. 我愛你〔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70. 曲蔓地〔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71. 青春舞曲〔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172. 美麗的姑娘〔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3. 我的花兒〔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4. 都達爾和瑪麗亞〔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5. 黑雲雀〔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6. 紅麥子〔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7. 啊嗬,克里姆〔新疆哈薩克族民歌〕 178. 請問你愛不愛我,姑娘?〔新疆柯爾克孜族民歌〕 179. 哎,古麗哈英〔新疆柯爾克孜族民歌〕 180. 樹上的夜鶯在歌唱〔新疆塔塔爾族民歌〕 181. 在銀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爾族民歌〕 182. 古麗別塔〔新疆塔吉克族民歌〕 183. 在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184. 雪山放金光〔藏族民歌〕 185. 西藏舞曲〔藏族民歌〕 186. 金色的太陽〔藏族民歌〕 187. 阿里郎〔吉林朝鮮族民歌〕 188. 道拉基〔吉林朝鮮族民歌〕 189. 諾得爾江邊〔吉林朝鮮族民歌〕 190. 豐收歌〔吉林朝鮮族民歌〕 191. 尼兒哩哩呀〔吉林朝鮮族民歌〕 192. 夢金浦他鈴〔吉林朝鮮族民歌〕 193. 賣湯圓〔台灣民歌〕 194. 天烏烏〔台灣民歌〕 195. 一只鳥仔〔台灣民歌〕 196. 送哥調〔台灣民歌〕 197. 台東調〔台灣民歌〕 198. 阿里山的姑娘〔台灣高山族民歌〕 199. 我愛我的台灣〔台灣高山族民歌〕 200. 馬蘭戀歌〔台灣高山族民歌〕
◎ 後 記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笛韻〔張己任〕長笛獨奏‧竹笛獨奏
作者:張己任

1945 年生於廣東省平遠縣。九歲學鋼琴,十五歲於台灣省鋼琴比賽中獲獎,畢業於 東海大學社會系。後赴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院(The Mannes College of Music),專 攻管弦樂指揮並以「特優」(with distinction)成績畢業。畢業後,曾隨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指揮布隆斯 泰德(Herbert Blomstedt)學習指揮。曾獲紐約市立歌劇院總監魯德爾(Julius Rudel)之指揮獎,並任曼氏歌劇院助理指揮。同年任紐約青年藝術家室內交響樂團 指揮及總監。師承之中,不乏世界級知名人士:如從班堡格(Carl Bamberger)、博爾(Paul Berl)、賴特(Richard Lert)、布隆斯泰德習管弦樂指揮;從理論大師撒哲(Felix Salzer)、施克特(Carl Schachter)、諾瓦克(Saul Novak)習申克音樂分析法 (Schenkerian analysis);從許常惠、羅大衛(David Loeb)、史特(Peter Stern)習 作曲;從周文中、波爾(George Perle)習二十世紀分析法等。
曾任教於東海大學音樂系,同時任台灣省立交響樂團正指揮;後又獲全額獎學金赴紐 約市立大學博士班,專攻音樂學與音樂理論,同時參與該校之「交響樂計畫」(以研 究及出版十八世紀失傳之交響樂曲為目的),任總譜編輯校訂及指揮之職。1981 年 轉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1983 年以《齊爾品對現代中國音樂的影響》獲博士學位。
張己任對現代中國音樂史貢獻良多,最受矚目的除了對齊爾品的研究外,還有他為復興作曲家江文也的音樂而做的努力。如在紐約籌劃並演出全場江文也作品,以及在台灣指揮演出被埋沒了將近五十年的江文也名作《台灣舞曲》。另一件為人稱道的,是他把黃自被湮埋了將近四十年的管弦樂曲《懷舊》,於 1985 年重新在台灣指揮演出,使這首樂曲再現於世,世人也對黃自有了新的認識。曾獲 「中興文藝獎章」,以表揚他對音樂藝術的貢獻。張己任曾客席指揮許多知名樂團,足跡踏遍歐、美、東南亞及中國大陸,並曾受聘為美國加州洛杉機李斯特–葛琳夏季音樂節專屬樂團指揮。他所得到的評語有「樂曲自然流暢」、「控制,絕對的控制」、「具有個人特殊氣質」、「指揮手法細膩、優雅」等。
他亦代表台灣參加過多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中發表學術論文。代表著作有《音樂人物與觀念》、《談樂錄》、《江文也──荊棘中的孤挺花》等。張己任目前任職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1990 至 1998 年任音樂系主任,1993 年創立東 吳大學音樂研究所,並兼任所長。1996 至 2005 年任東吳大學學生事務長。

目錄:

作曲家簡介 ■ About the Composer
笛韻 ■ Poem for Flute Solo
第一樂章 ■ First Movement〔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第二樂章 ■ Second Movement〔唯有笛聲攔不住,飛滿江天〕
演奏建議 ■ Advice for Performing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書名:二胡演奏技巧訓練 (上)(下)
作者:曹德維

二胡演奏家。1977 年至 1982 年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中國音樂學 院附中;1986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並留校任教。現任中國音樂學 院器樂系弦樂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他的演奏精巧委婉、音色優美、技巧嫻熟,加之對樂曲的深刻理解和嚴謹的「學院派」風格,達到了理性與激情的完美統一。曹德維先後師從著名胡琴大師劉明沅、教育家安如礪、潮州音樂演奏家陳天國、高胡演奏家黃日進、著名京劇琴師張素英,學習了二胡、高胡、板胡、中胡、二弦、椰胡、京胡等弓弦樂器。他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從而大大豐富、發展了自己的演奏技藝和藝術表現力。
在追求和保持嚴謹的「學院派」風格的同時,他對民間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先後學習過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潮州音樂、戲曲音樂等,從中汲取了豐富的民間音樂養分,融合於他的二胡演奏當中。

他曾經在 1985 年獲「北京二胡邀請賽」二等獎和最佳曲目演奏獎;1987 年獲「首屆 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一等獎。1993 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曹德維胡琴獨奏音樂 會」,他的演奏被專業人士及媒體評為「通俗而不雷同,典雅而不過分雕琢,對樂曲 的闡釋充滿鮮明的現代意識」。
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的二胡專業教師,曹德維多年來為藝術院校、演出團體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才,所教授的眾多業餘學生考入了專業院校。他在教學與演奏實踐的同時,還對二胡的演奏理論做了大量細緻入微的探究工作,先後發表了《論二胡的揉弦技法》、《二胡運弓之我見》、《談〈江河水〉的演奏手法》、《二胡演奏技巧兩則》、《二胡教學六論》、《談二胡的音色問題》等多篇學術論文,編著了《少兒二胡啟蒙》,作為主編之一編寫了中國音樂學院校外《考級教程》。此外,錄製了《劉天華二胡曲集》、中國音樂大系《二胡曲集》、《弦韻──曹德維胡琴專輯》(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國樂名家──曹德維二胡專輯》(廣東音像公司)、《藍色夢幻──二胡新音樂曹德維專輯》(中國青年音像出版社),並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媒體錄製了大量節目。
近年來,他還參加了眾多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為弘揚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國古老的民族音樂藝術做了大量的工作。曾先後出訪了美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瑞典、葡萄牙、紐西蘭、日本等國家和香港、澳門等地區。他的演奏受到各國音樂家及觀眾的好評,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載:「曹德維的二胡演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那嫻熟多變的弓指法令觀眾屏息傾聽,他的演奏可以與小提琴演奏家帕爾曼相媲美。」曹德維的個人業績被載入《中國當代教授大典》。

目錄:

【上冊】
01~29 首 〔德〕凱塞 Heinrich Ernst Kayser: Op. 20 30~37 首 〔奧〕頓特 Jakob Dont: Op. 37
38~57 首 〔捷〕西特 Hans Sitt: Op. 32
58~73 首 〔法〕馬札斯 Jacques-Fereol Mazas: Op. 36

【下冊】
01~05 首 〔德〕凱塞 Heinrich Ernst Kayser: Op. 20
06~22 首 〔捷〕西特 Hans Sitt: Op. 32
23~27 首 〔法〕馬札斯 Jacques-Fereol Mazas: Op. 36
28~39 首 〔法〕克魯采 Rodolphe Kreutzer: Etudes ou caprices
40 首 〔德〕巴赫 J.S. Bach: Concerto in A minor (first mvt.), BWV 1041 41 首 〔義〕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Moto Perpetuo, Op. 11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購買:請點擊此連結


了解更多 2025 其他優惠活動、藝文演出、樂器新品、課程資訊:

請洽【林舍文化】02-2341 8000|或於官方LINE ID:@linsculture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