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經典教本-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繁體新版〕

二胡經典教本-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繁體新版〕

NT$ 200

二胡經典教本-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繁體新版〕

作者:蔣風之
一代二胡大師。1908 年生於江蘇宜興,1986 年逝世。自幼喜愛音樂,十歲即精通笛藝,十二歲迷上了二胡,十五歲起經由儲師竹指導,二胡水平迅速提高。1929 年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隨劉天華學習二胡、小提琴。在長期的演奏實 踐中,蔣風之保持了劉天華創立的基本風格,但作為一個優秀藝術家,他絕不故步自 封。蔣風之認為:「學習一要認真學,二要創造性地學,不要匠人式的學。」代表作 《漢宮秋月》就是他創造性學習的傳世之作,此曲奠定了「蔣氏二胡學派」的基礎。

創作過歌曲《南歸》、二胡曲《長夜》等,對古曲的整理亦賦予新意。蔣風之還對傳統二胡進行了改革,將原來的龍頭形改為月牙形,原來的圓琴筒改為啞鈴式。蔣風之從事音樂教育五十年,培養了項祖英、唐毓斌、張韶、王國潼等優秀演奏家,尤其是項祖英,他集「南陸(修棠)北蔣(風之)」之長,又創「項派二胡」之新聲,推進了二胡的發展。蔣風之晚年除了講學、著書,還應邀舉辦音樂會、到電台錄製節目,為二胡事業不辭辛勞。蔣氏二胡、蔣派演奏和學術論著是他留給後世的寶貴財富。

目錄:
【第一部分 二胡演奏法】
一、基本姿勢 (一) 腿的姿勢 (二) 放二胡的位置‧介紹二胡穩定托 (三) 琴的傾斜度
二、左 手 (一) 持琴姿勢 (二) 按弦方法 (三) 揉 弦 (四) 換 把 (五) 音 準
三、右 手 (一) 持弓姿勢 (二) 介紹新式弓子的特點 (三) 運弓方法 (四) 運弓與手指的動作 (五) 運弓與發音的關係 (六) 換弦方法 (七) 運弓與左手的配合
四、演奏藝術中的弓指法
(一) 指 法 1. 虛按音 2. 長倚音與短倚音的兼用 3. 壓揉 4. 壓弦 5. 揉弦的多種處理 6. 偏低傾向音 7. 顫音在樂曲中的實際應用 8. 滑音
(二) 弓 法 1. 長弓及其變化 2. 分弓 3. 快弓 4. 顫弓(抖弓) 5. 頓弓 6. 提弓 7. 鬆弓

【第二部分 演奏藝術】
一、概述──我是怎樣選擇表現手法的
二、十七首樂曲演奏手法剖析 ◎ 漢宮秋月◎ 花歡樂◎ 薰風曲◎ 病中吟(又名《安適》) ◎ 月 夜◎ 苦悶之謳(又名《苦中樂》) ◎ 悲 歌◎ 除夜小唱(又名《良宵》) ◎ 閑居吟◎ 空山鳥語 ◎ 光明行 ◎ 獨弦操 ◎ 燭影搖紅 ◎ 二泉映月 ◎ 聽 松 ◎ 流波曲 ◎ 長 夜

【第三部分 蔣風之演奏譜二十首】
◎ 漢宮秋月〔古曲〕◎ 花歡樂〔民間樂曲〕◎ 薰風曲〔民間樂曲〕◎ 三寶佛〔民間樂曲〕◎ 病中吟(又名《安適》)〔劉天華曲〕 ◎ 月 夜〔劉天華曲〕◎ 苦悶之謳(又名《苦中樂》)〔劉天華曲〕 ◎ 悲 歌〔劉天華曲〕◎ 除夜小唱(又名《良宵》)〔劉天華曲〕 ◎ 閑居吟〔劉天華曲〕◎ 空山鳥語〔劉天華曲〕◎ 光明行〔劉天華曲〕◎ 獨弦操〔劉天華曲〕◎ 燭影搖紅〔劉天華曲〕◎ 二泉映月〔華彥鈞傳譜‧蔣風之記譜〕 ◎ 寒春風曲〔華彥鈞傳譜‧曹安和記譜〕 ◎ 聽 松〔華彥鈞傳譜‧蔣風之記譜〕 ◎ 流波曲〔孫文明曲‧蔣小風記譜〕 ◎ 江河水〔東北民間樂曲‧黃海淮移植〕 ◎ 長 夜〔蔣風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