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週日 11/9 登場!《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跨國即興之夜——『林舍文化音樂季』最終回・最終章
🎶 2025 林舍文化音樂祭最終回.ᐟ.ᐟ
「此時,此地,此刻,此聲」——聽見聲音的相遇
來自 台灣、馬來西亞、法國與美國 的音樂家們,將於林舍文化展開一場僅此一夜的跨國即興之夜。

🎶 2025 林舍文化音樂祭最終回.ᐟ.ᐟ
「此時,此地,此刻,此聲」——聽見聲音的相遇
來自 台灣、馬來西亞、法國與美國 的音樂家們,將於林舍文化展開一場僅此一夜的跨國即興之夜。

🎐《聲流》是弦、竹、木與聲腔的彼此交疊,邀請您在光復假期夜裡感受即興的能量🌙
來自新加坡的中提琴家—Christoven Tan,透過樂器延展聲音的層次,展現多樣的演奏表現與空間感。聲音藝術家—張康德以人聲、烏克麗麗與敲擊創造聲響,構築出變化多端的聲音場域。笛樂演奏家—林小楓在探索氣流、摩擦與呼吸等聲音元素,讓樂音在聆聽中緩慢展開。琵琶演奏家—林雨儂則透過琵琶的演奏,發掘聲音與身體、樂器材質之間的互動,展現樂器不尋常的一面。
中提琴、琵琶、笛、人聲、烏克麗麗與擊樂——這一晚,六種聲音語彙將在林舍文化空間相遇。

🌙 雙十連假將近,還沒想好週四晚上要做什麼嗎?
「林舍文化音樂祭」第三彈邀您在 10/9(四)晚上,和我們一起觀看一部關於「理解」與「堅持」的動人故事。
🎬《每一個腳印》——一部貼近人心、幽默又充滿能量的作品,
陪你走過孤獨、成長與自我認同的旅程。

兩把笛子、一架鋼琴、三位音樂人。
以笛為語,以氣為息,鋼琴如行雲流水,靜靜穿梭其間——
長笛演奏家——華姵擅長以精湛的演奏技法結合劇場藝術,此次她將與笛樂演奏家——林小楓、鋼琴家——李世揚,三人透過樂音展開跨文化的聲音對話。東西方笛音交錯,鋼琴自由游走,共同探索,串聯出豐富而細緻的聽覺場景。

在這個還帶著夏意的夜晚,我們誠摯邀請您走進《林舍文化音樂祭》的特別限定場,一場只為當下而設計的當代音樂演出——長笛與小提琴的聲響實驗之夜。
由兩位活躍於當代、即興與跨界音樂領域的演奏家聯手呈現,本場音樂會不只是演奏,更是一場即時的藝術儀式。他們將透過豐富的延伸技巧與細膩的音色運用,打開聽覺的感知邊界。

來自波蘭的長笛演奏家 Zofia Ilnicka 將於 10月2日(四)晚間8時,攜手台灣當代音樂三重奏樂團 CUBE BAND,在台北「林舍文化」獻上一場橫跨歐亞、融合東西的音樂盛宴,激盪即時火花!

2025.8.23 (六) 晚上8PM-長號、琵琶、鋼琴、人聲與笛樂領域的五位音樂家,將齊聚「林舍文化藝文空間」,以即興創作交會〜
美國長號藝術家——Steve Parker,攜手台灣優秀音樂家,蘇筠涵 (琵琶)、吳思嫺 (人聲)、李世揚 (鋼琴)、林小楓 (笛樂),即席共演!他們來自當代音樂、實驗與傳統器樂等不同領域,藉由此次難得的機會,用聲音點燃新的火花!

2025.7.13 (日) 晚上 8PM ——集結來自劇場、傳統音樂與當代即興領域的五位音樂、藝術家,以各自獨特的聲音語彙,將在「林舍文化藝文空間」交會、對話、碰撞。他們來自不同的表演背景,透過即興編織出瞬息萬變的聲音對話。誠摯地邀請您一同於本週日前來聆賞這場特別的音樂會!
在林舍文化的現場,每一刻都不容錯過~

2025.7.2 星期三|7:30PM 由林舍文化參與協辦,一場集結五所大專院校,呈獻一場青春與傳統的國樂饗宴——《尋路》五校聯合國樂音樂會!

🌿 週六的午後,歡迎來林舍文化聽聽琵琶的聲音吧!不妨放慢腳步,來林舍文化坐坐,靜靜地聆聽,也許,您也會愛上這份古韻的溫柔。
林舍文化琵琶教師—陳淑滿老師,將與學生們一同演出,並獻上一段琵琶個人獨奏!學生們將透過音樂,分享他們一路以來的學習成果。
✨ 音樂會採自由入座,歡迎您帶上朋友與家人,放下日常的繁忙與匆促,與我們一同度過一個悠閒寧靜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