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日 11/9 登場!《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跨國即興之夜——『林舍文化音樂季』最終回・最終章

🎶 2025 林舍文化音樂祭第五彈.ᐟ.ᐟ
「此時,此地,此刻,此聲」——聽見聲音的相遇

來自 台灣、馬來西亞、法國與美國 的音樂家們,
將於林舍文化展開一場僅此一夜的跨國即興之夜。

本場音樂會邀請:

  • 🇲🇾 郭小慧|人聲即興表演家/藝術節策展人
  • 🇺🇸 Dexter Payne|爵士薩克斯風音樂家
  • 🇫🇷 Alexis Baskind|低音提琴與電腦音樂演奏家
  • 🇹🇼 李世揚|台灣即興鋼琴家
  • 🇹🇼 林小楓|台灣笛樂演奏家


此時此地,只此一夜。
邀請舊雨新知,一同感受「聲音」在當下多的流動與交會。✨

音樂會資訊

日期|2025.11.9(日)
時間|7:30pm
報名|02-23418000
地點|林舍文化 Lin’s Culture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38-1號
入場|點擊右方購票連結 立即線上購票
或於官方 LINE ID:@linsculture


【演出者】

李世揚 Shih-Yang Lee |鋼琴
林小楓 Lin Hsiao-Feng|笛樂
郭小慧 Kok Siew-Wai|人聲即興 (大馬)
德克斯特·佩恩 Dexter Payne| 薩克斯風(美)
亞歷克西斯·巴斯金德 Alexis Baskind | 低音提琴(法)


【演出者簡介】

郭小慧 Kok Siew-Wai

郭小慧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媒體研究,以及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綜合藝術
她活躍於即興人聲演唱和實驗影像藝術策展工作。她的作品、實驗影像策展和即興音樂演出曾在亞洲、歐洲、澳洲、美國等地展出,包括allEars Improvised Music Festival(挪威)、Asian Meeting Festival(日本)、CTM Festival(德國)、 Hanoi New Music Festival(越南)、Sound Bridge Music Festival, 吉隆坡當代音樂節 (馬來西亞)、Nusasonic音樂節(印尼)和 Playfreely音樂節(新加坡)等等。

對即興音樂和探索用人聲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影像和即興演唱作品《自我的語言》收藏於中國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她也是由藝術家創辦的KLEX Festival(馬來西亞)的聯合創始人兼總監。


德克斯特·佩恩 Dexter Payne

Dexter Payne 於 1977 年在美國蒙大拿州錄製首張專輯,隨後活躍於美國東西岸演出,並登上 NBC《Today Show》。他在拉丁美洲十個國家旅居近三年,之後投入超過三十年的時間探索巴西百年器樂傳統,於巴西及紐約錄製多張專輯。這些創作使他入選 DownBeat 雜誌讀者票選榜,並獲得專輯四星評價。

與非洲音樂家的十年合作經歷,讓他擔任 Naropa 大學 AfroPop 樂團的音樂總監長達四年。
他曾於美國、加拿大與法國巡演,並於 2011 年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的 International Blues Challenge 比賽中奪冠。目前長居科羅拉多州,亦與樂團 “Sherefe” 合作演奏希臘、土耳其與阿拉伯音樂。
2017 年於台北與林小楓首次合作,同年開始向美國知名音樂家 Steve Gorn 學習印度笛(bansuri)與北印度古典拉格音樂。


李世揚 Shih-Yang Lee

長年致力於即興演奏的臺灣鋼琴家。2010年成立「卡到音即興樂團」,其個人及樂團多次榮獲金音創作獎、傳藝金曲獎項,受邀至世界各國演出。 現場影音專輯《 冬至 Galactic Alignment》獲美國 New York City Jazz Record 年度新發行榮譽提名。其它作品:《樂無歇》獲第六屆金音獎「最佳樂手」,《兩男關係》獲第七屆金音獎「最佳爵士單曲 」。 2015年偕同尼可樂表演藝術創辦「臺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兩年一度,迄今完成四屆)。2016年與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共同策畫「混沌身響」。2021年獲選為第六屆臺南藝術大學傑出校友。2022年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紐約獎助計畫)。
2025年獲台北戲劇獎最佳音樂設計獎。


林小楓 Lin Hsiao-Feng

即興笛樂演奏家,林舍文化音樂策展人

擅長多民族笛樂的創新演繹,創造出獨具個人風格的音樂語言。多年來他活躍於多元藝術領域,與國內外眾多藝術家、藝術節及美術館合作,策劃並創作了一系列表演計畫,不斷拓展笛樂演奏上的邊界。
自2011年起,林開始舉辦小型即興跨域音樂會,廣邀國內外表演藝術家們參與,以「即刻作曲」概念推動當代即興與傳統樂器的再定義。由他主持的台北林舍文化表演空間,已成為國際獨特音樂家來訪台北的重要平台。

2025年受邀至印第安納大學雅各布斯音樂學院專場演出。2024年他以《即興貳拾壹Cadenza21》專輯獲美國『世界笛樂協會World Flute Society』頒發的『年度世界笛樂演奏家獎』及『最佳亞洲錄音獎』。並入圍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與『最佳編曲獎 』。同年獲邀參演巴黎文化奧運。2023應年湖南衛視邀請參與錄製大型音綜節目『乘風破浪的姊姊』。2022年開展《笛樂疆界》計劃,受伊斯坦堡BAU音樂學院邀請講演。

近年主要製作的創作項目有笛樂三部曲之《笛樂軌跡》、《笛樂疆界》; 結合行為藝術的虛實三作品《莊周夢蝶》、《聲影之界》、《闇體》,以及《即刻作曲》、《原野之聲》計畫。現為林舍文化音樂總監,持續推動、策劃即興音樂展演活動,並成立笛簫品牌,『無為笛簫系列』,關注於東方簡約的美學理念。


亞歷克西斯·巴斯金德 Alexis Baskind

Alexis Baskind 是一位音樂家、聲音工程師與電腦音樂製作人
他於巴黎奧貝維利耶—拉庫爾納夫國立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égion d’Aubervilliers/La-Courneuve)師從 Benoît Fabre 主修聲音工程,同時修習電機工程、訊號處理與應用數學等理工領域。1999 年,他加入巴黎的 IRCAM(法國聲學/音樂協會),從事「聲音場景空間描述之模型與方法」的研究,並於 2003 年取得博士學位。

自此之後,Baskind 活躍於當代音樂、即興音樂、爵士與自由爵士領域,身兼音樂家、電腦音樂設計師與聲音工程師等多重角色。他長期與多個唱片及製作機構合作,包括 IRCAM、巴黎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CNSMDP)、Musiques à Ouïr、TPMC、GMEM(馬賽)與 Umlaut (巴黎/柏林)。

他曾與多位作曲家與導演合作,如 Philippe Leroux、Beat Furrer、
Hanspeter Kyburz、Héctor Parra、Pedro Amaral、François Paris、
Philippe Hurel、Vladimir Tarnopolsky、Alexandros Markéas、
Fabián Panisello、Turgut Erçetin、Rebecca Saunders,及舞台導演
Jean-François Peyret,參與舞蹈、戲劇與音樂的錄音及創作計畫。
演出合作對象包括聲樂家 Juliet Fraser、手風琴家 Pascal Contet、
低音提琴家 Uli Fussenegger、笙演奏家 Wu Wei、以及 Anil Eraslan、
Denis Charolles、Christelle Sery、Benny Sluchin 等音樂家;
並與 Accroche Note、BIT20、ICTUS、2e2m、Court-Circuit、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
Neue Vocalsolisten Stuttgart、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 等合作演出。

除演出外,他亦經常參與藝術與技術交錯的專案,開發特殊的聲音處理、音色設計與手勢感應介面技術。曾任柏林流行藝術高等學院(Hochschule der Populären Künste FH)聲音工程理論與實作教授,並於德國 Detmold 音樂院及西班牙馬德里的 Escuela Superior de Música Reina Sofía 任教,同時受邀於多所音樂學院、大學及音樂製作培訓機構開授聲音工程與電腦音樂課程。

Baskind 的作品與演出曾受邀於多項國際音樂節,包括華沙秋季音樂節(Warsaw Autumn)、巴黎 Manifeste、荷蘭音樂節(Holland Festival)、Agora(巴黎)、巴黎秋季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布雷根茲音樂節(Bregenzer Festspiele)、慕尼黑雙年展(Münchener Biennale)、柏林 MaerzMusik、摩納哥 Printemps des Arts、史特拉斯堡 Musica、蘇黎世 Tage für Neue Musik、奧斯陸 Ultima Festival、蘭斯 Faraway 與尼斯 Propagations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想了解更多 2025 其他優惠活動、藝文演出、樂器新品、課程資訊:

請洽【林舍文化】02-2341 8000|或於官方LINE ID:@linsculture 諮詢。